轉發丨打造“中國建造”的“中國‘芯’”
近日,中國建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、中設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、總經理于潔女士在北京接受了《中國婦女報》專訪,5月12日的《中國婦女報》刊發專訪稿《打造“中國建造”的“中國‘芯’”》。
人物檔案
Character Profile
于潔,教授級高級建筑師、一級注冊建筑師,具有豐富的建筑設計、工程項目管理、BIM咨詢與實施和IT研發經驗,是工程建設行業與信息行業的跨界專家。擔任住建部智慧城市專家組專家、綠色建造專家組專家,國家BIM與CIM試點項目專家,國際標準化組織(ISO)中國專家委員會委員。現為中國建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、中設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。
2022年8月23日,國務院國資委召開中央企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大會。會上,中國建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、中設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中設數字)總經理于潔作為突出貢獻個人代表接受表彰。
出身建筑世家、畢業于清華大學建筑系,作為一名從業二十余年的傳統建筑設計師,在迎接時代發展浪潮的新挑戰中,于潔帶領企業成功實現數字化轉型。

遇見

早在2002年,北京市面向全球征集奧運會主體育場——中國國家體育場的建筑概念設計方案,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與瑞士一家公司組成的設計聯合體,最終以“鳥巢”方案競標勝出。
“鳥巢”奇特新穎的外觀背后,是超高難度的結構設計。外方人員推薦了一款國外設計軟件,得以把“鳥巢”的三維模型搭建起來,并基于這個三維模型,做了4000余張切圖,完成了“鳥巢”的初期設計。
小軟件解決了大問題。隨著“鳥巢”設計的應用,大家逐漸了解這項三維模擬技術——建筑信息模型(BIM)。北京奧運會結束之后,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號召在全院范圍內逐步推廣BIM技術,建筑設計師紛紛加入探索、研究這項技術的行列。
2012年,于潔負責的團隊接手中國移動國際信息港項目,項目要求“使用BIM技術進行設計”。這是團隊首次獨立“真刀真槍”將BIM技術應用到實際項目中。作為團隊負責人,同時也是項目的主建筑師,于潔決心“不僅要做,還要做好”。
面對國外軟件與國內設計規范不匹配、與國內設計師設計習慣不一致的問題,于潔帶領團隊一遍遍咨詢、研究、討論,卻始終沒能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案。她提出一個大膽的想法,召集IT開發人員,自己動手改造國外軟件。就這樣,于潔和30多位同事邊學習、邊研發、邊驗證,最終順利完成本土化的建筑設計工具開發任務。
基于國外軟件進行的二次開發解決了BIM技術在國內“水土不服”的問題,實現了這項新技術在國內建筑行業的應用落地。之后,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正式成立BIM設計研究中心,專門負責BIM技術的實踐和研究工作。

探索

近年來,工業軟件成為各國科技博弈的焦點之一。先進的基礎軟件幾乎都由西方發達國家開發和掌握,建筑設計領域亦是如此。國外軟件廠商紛紛啟動數據存儲“云化”戰略,于潔敏銳地意識到,這將對城市和建筑的安全構成潛在威脅。
“數據安全不是一件小事,關系到一個國家、一座城市,同樣也是每一個人的切身利益。”于潔愈加迫切地感到,打造建筑領域國產自主、安全可控的工業基礎軟件十分必要和緊迫。
于潔做了一個當時讓很多人無法理解的決定。時任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副總建筑師、BIM設計研究中心主任的她辭去工作22年的崗位,成立公司主攻國產化BIM技術的研究,從無到有打造自主知識產權的建筑設計軟件。
創業是艱難的,而要實現基礎軟件國產化從0到1的突破,更是難上加難。國外廠商經過將近三十年的發展,才有今天的成績,而于潔給自己留的時間,只有三年。“我要帶領團隊把國產工業制圖軟件做出來。”
于潔心里只有一個念頭:黃沙百戰穿金甲,不破樓蘭終不還!
2018年初,由原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BIM設計研究中心發展而來的中設數字正式成立,公司專注于建筑工程與城市空間數字化交付業務,為行業相關單位提供數字化產品與服務,引領建設行業產業升級。
在于潔的帶領下,團隊人員齊心協力投入建筑領域軟件研發工作中,期望能打造出一顆“中國‘芯’”,將中國建筑師腦海中關于美好生活空間的想象,轉化為圖紙和模型,進而變成現實中的建筑。
道阻且長,行則將至。2021年12月,國產新一代建筑行業BIM數智設計軟件“馬良XCUBE”在首屆中央數字化轉型峰會上重磅發布,并成功入選2021年中央企業數字化轉型十大成果,得到業界的廣泛好評。
在工業基礎軟件研發之路上摸索前行,從計算機領域的門外漢到IT專家,從不懂“三張表”的企業管理“小白”到職業經理人,從創業初期的小團隊到如今團隊400余人,即使最困難的時候,于潔從未退縮過。BIM技術需要工程建設與信息技術雙學科背景的知識儲備,幾經歷練,于潔笑稱,如今自己已是“建筑師中最懂IT的,IT界里最懂建筑的”。

深耕

從2004年初次接觸BIM技術到2012年開始本土化探索,從2018年的國產自主創新到2021年“馬良XCUBE”發布,在數字化轉型的道路上,于潔步履匆匆、不曾停歇。
如今的中設數字已經成長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,并通過一系列行業認證,躋身世界先進水平。公司自主研發的“馬良”“八仙”“大禹”三款平臺產品,已為國內建筑工程行業解決諸多問題,并打造出北京城市副中心、武漢數字城市檔案館等多項成功案例。
數字化、網絡化、智能化是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、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。于潔認為,建筑行業想要實現數字化轉型,不僅需要應用數字化工具,讓行業走向工業化、標準化,還需要積累數據資產,適應整體環境變化。
“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。我的父母都是建筑行業的工程師,他們為中國的早期建設付出了畢生努力。”于潔說,女承父業,希望自己不僅僅是一名建筑師,而是能夠在當今數字化的浪潮下,“用科技的力量讓建筑更具創意、更加舒適,讓我們的城市更加安全、更加美好。”
中國心,要讓“中國‘芯’”更強大!
延伸閱讀
